世界很简单,人生也一样
为什么说爱抱怨、喜欢找借口的人往往一事无成?解读《被讨厌的勇气》学习阿德勒的人生哲学!
过去可以被改变的真正原因,被讨厌的勇气 | 老高与小茉 Mr & Mrs Gao
- 建立获得幸福的勇气
- 不要抱怨过去,也不要抱怨当下,现在的状况都是从过去的每一次次选择中得到的。现在的结果决定了你过往经历的态度。不要放大过去的痛苦
- 人应该是向前看,往前走的。不要去惯着自己,别那么脆弱。聪明的人一眼就能看穿你的任何理由和借口。承认自己的不足是需要勇气的,但这才是进步的开始。
反常识的方面:
- 否定原因论,否定精神创伤,采取目的论
- 认为人的烦恼全都是关于人际关系的烦恼
- 不寻求认可或者课题分离
首先应该课题分离,然后应该在接收双方差异的同时建立平等的横向关系。“鼓励”则是这种基础之上的一种方法。
不再从属于纵向关系,不畏惧惹人讨厌地自由前行就可以。
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根本不存在过去和未来。你是想要通过关注过去或未来为自己寻找免罪符。过去发生了什么与你的“此时此刻”没有任何关系,未来会如何也不是“此时此刻”要考虑的问题。假如认真地活在“此时此刻”,既看不见后面也看不到前面,才是很自然的事情。
人生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纠结过去,关注未来,把微弱而模糊的光打向人生整体,自认为看到些什么。你之前就一直忽略“此时此刻”,只关注根本就不存在的过去和未来。对自己的人生和无可替代的刹那撒了一个大大的谎言。
自卑感
我们应该摒弃自卑感,进一步向前;不满足于现状,不断进步;要更加幸福。如果是这样的自卑感,那就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有些人无法认清“情况可以通过现实的努力而改变”这一事实,根本就没有向前迈进的勇气。他们什么都不做就断定自己不行或是现实无法改变。
自卑情结是指把自己的自卑感当做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
虚假廉价的优越感
没有勇气通过努力或成长之类的健全手段去进行改变,所以想用更简便的方式进行补偿:虚假优越感。
“我”原本并不优秀或者并不特别,而通过把”我“和权势相结合,似乎显得“我”很优秀,这也就是虚假优越感。其根源在于怀有强烈的自卑感。不过,借助权势的力量来抬高自己的人终究活在他人的价值观和人生中。
在我们的文化中,弱势其实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特权。
目的论
既然时光不会倒流,那么,赋予过去的事情什么样的价值,这是“现在的你”所面临的课题。
从目的论的角度来说,你下定了“不改变”的决心,并从过去的经历或未来的想象中寻找免罪符。然而,过去和现在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此时此刻”。
认为”因为有那样的上司,所以无法好好工作“,这完全是原因论。请不要这样想,而是要反过来这样看:”因为不想工作,所以才制造出一个讨厌的上司。“或者认为:”因为不愿意接受无能的自己,所以才制造出一个无能的上司“这就成了目的论式的想法
人际关系的距离和深度
交友课题,工作课题,爱的课题
只要你变了,周围也会改变。不能等着别人发生变化,也不要等着状况有所改变,而是由你自己勇敢迈出第一步。
爱的课题:
- 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真正的爱应该是这样的。
- 另一方面,束缚是想要支配对方的表现,也是一种基于不信任感的想法。与一个不信任自己的人处在同一个空间里,那就根本不可能保持一种自然状态。
- 如果想要和谐地生活在一起,那就必须把对方当成平等的人。
“人生谎言”导致逃避
企图设立种种借口来回避人生课题的情况叫做“人生谎言”。对于自己目前所处的状态,把责任转嫁给别人,通过归咎于他人或者环境来回避人生课题。
决定你的生活方式(人生状态)的不是其他人,而是你自己这一事实。我们是自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责任就在自己。
勇气的心理学,使用的心理学
不在于被给予了什么东西,而在于如何去使用被给予的定西。起决定作用的是你自己。
为自己而活
你就活在自己的人生中。如果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而舍弃真正的自我。而且,假如说你“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那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的时候也不可以发怒。
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
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不干涉他人的课题。
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很简单,只需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的结果最终要谁承担?”
比如,接收心理咨询辅导后,被辅导者下什么样的决心,是否改变生活方式,这都是被辅导者本人的课题,辅导顾问不能干涉。
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
自己通过某件东西学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有没有从中改变,和这个东西没关系,而是自己的事,自己的课题。
信任这一行为也需要进行课题分离。信任别人,这是你的课题。但是,如何对待你的信任,那就是对方的课题了。如果不分清界限而是把自己的希望强加给别人的话,那就变成粗暴的干涉了。
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人为什么会在意别人的想法呢?答案非常简单,那就是因为你还不会进行课题分离,把原本应该是别人的课题也看成自己的课题。
首先要思考”这是谁的课题“。然后进行课题分离-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课题,要冷静地划清界限。而且,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具体而且有可能彻底改变人际关系烦恼的具有划时代的观点。
砍断“格尔迪奥斯绳结”
传说谁能解开绳结谁就当王。亚历山大大帝一看绳结非常牢固,于是便立即取出短剑将其一刀两断,说:”命运不是靠传说决定而是靠自己的剑开拓出来。我不需要传说的力量而是靠自己的剑去开创命运。“
人际关系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即便是亲子关系(不远不近)。伸伸手即可触及,但又不踏入对方领域,保持这种适度距离非常重要。
不要用“回报思想”束缚自己。如果有回报思想存在,就会产生“因为我为你做了什么,你就应该给予回报。”这是与课题分离相悖的想法思想。我们既不可以寻求回报,也不可以受其束缚。
不要干涉孩子的课题。没有学会直面困难的孩子最终会想要逃避一切困难。
要有自由的勇气,有被讨厌的勇气
要想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保持一定距离:太过亲密就无法正面对话。但是,距离也不可以太远。“课题分离”不是为了疏远他人,而是为了解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线。
人际关系并不止于课题分离,相反,分离课题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
不能进行“课题分离”、一味拘泥于认可欲求的人也是极其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你正因为不想被他人认为自己不好,所以才在意他人的视线。这不是对他人关心,而是对向己的执著。
直面人生课题
不回避人际关系课题,要积极主动地面对。如果你认为自己就是世界中心,那丝毫不会主动融入共同体中,因为一切他人都是“为我服务的人”,根本没必要由自己采取行动。
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这一原则。
否定纵向关系,提倡横向关系
阿德勒心理学之所以强烈否定赏罚教育,就因为它是为了操纵孩子,是一种纵向关系。
希望被表扬或者表扬别人,这是一种把人际关系都理解为“纵向关系”的证明。阿德勒心理学反对一切纵向关系,提倡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看做“横向关系”。
自卑感原本就是纵向关系中产生的一种意识。只有能够对所有人都建立起“虽不同但平等”的横向关系,那就根本不会产生自卑情结。
有鼓励才有勇气
干涉别人实际是种纵向关系,希望通过干涉行为把对方导向自己希望的方向。这是坚信自己正确而对方错误。
做一些不是“干涉”的“援助”。
援助的大前提是课题分离和横向关系。以学习为例,不去居高临下地命令其学习,而是努力帮助他本人建立“自己能够学习”的自信以及提高其独立应对课题的能力。
在课题分离的前提下帮助他用他自己的力量去解决,也就是“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直面课题的是其本人,下定决心的也是其本人。
既不表扬也不批评,阿德勒心理学把这种基于横向关系的援助称为“鼓励”
人害怕面对课题并不是因为没有能力。阿德勒心理学认为这不是能力问题,纯粹是“缺乏直面课题的勇气”。如果是这样的话,首先应该找回受挫的勇气。
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
自我接纳
自我肯定是明明做不到但还是暗示自己说“我能行”或者“我很强”,也可以说是一种容易导致优越情结的想法,是对自己撒谎的生活方式。而另一方面,自我接纳是指加入做不到就诚实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大的方向去努力。
对得了60分的自己说“这次只是运气不好,真正的自己能得100分”,这就是自我肯定;与此相对,在诚实地接收60分的自己的基础上努力思考“如何才能接近100分”,这就是自我接纳
要分清能够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我们无法改变“被给予了什么”,但是关于“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我们却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这就是不去关注“无法改变的”,而是去关注“可以改变的”,这就是自我接纳。
不构建信用关系,构建他者信赖关系
信用关系基于抵押或条件。
只有我们毫不怀疑人际关系基础,选择了无条件的他者信赖,才可以构筑更加深厚的关系。
你现在一味担心“被背叛”,也只关注因此受到的伤痛。但是,如果不敢去信赖别人,那最终就会与任何人都建立不了深厚的关系。
如果关系浅,破裂时的痛苦就会小,但这种关系在生活中产生的喜悦也小。只有拿出通过“他者信赖”进一步加深关系的勇气之后,人际关系的喜悦才会增加,人生的喜悦也会随之增加。
要在共同体中找到归属感,就必须把他人看做伙伴,而要做到视他人为伙伴就需要自我接纳和他者信赖。
他者贡献
正因为对他人给予无条件的信赖并能够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才能给做到“他者贡献”;同时,正因为对他人有所贡献,才能够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纳”。
人生和谐
10个人中,1个人批判你,2个人能后成为与你互相接纳一切的好朋友,剩下的7个则两者都不是。缺乏人生和谐的人就会只关注讨厌自己的那个人来判断”世界“。
人际关系不顺利既不是因为口吃也不是因为脸红恐惧症,真正的问题在于无法做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却将焦点聚集到微不足道的一个方面并企图以此来评价整个世界。这就是缺乏人生和谐的错误生活方式。
“工作狂”也缺乏人生和谐。口吃者是只看事物的一部分便来判断其整体。与此相对,工作狂则是只关注人生特定的侧面。也许他们会辩解:”工作忙,无暇顾及家庭。“但是,这其实是人生的谎言。只不过以工作为借口来逃避其他责任。本来家务、育儿、交友或兴趣应该全部都给予关系,阿德勒不认可任何一方面突出的生活方式。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不敢正视人生课题的生活方式。
人生是“现在”这一刹那的连续。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
如果人生是一条线,那么人生规划就有可能。但是,我们的人生不是线,只是点的连续。计划式的人生不是有没有必要,而是根本不可能。
设定目标并为此努力的人,这些人在人生的每个瞬间都活在“此时此刻”。也就是说,不是活在“在路上”的人生之中,而是时常活在“此时此刻”。
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否定原因论的时候也否定了关注过去,过去并不存在,过去没有意义。
自己站在人生剧场舞台上,如果感觉能够看得到过去也能预测到未来,那就证明你没有认真地活在“此时此刻”,而是生活在模糊而微弱的光中。
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根本不存在过去和未来。你是想要通过关注过去或未来为自己寻找免罪符。过去发生了什么与你的“此时此刻”没有任何关系,未来会如何也不是“此时此刻”要考虑的问题。假如认真地活在“此时此刻”,既看不见后面也看不到前面,才是很自然的事情。
人生不是因果律的长故事。的确,把人生当做故事是很有趣的事情。但是,在故事的前面部分就能看到“模糊的将来”;并且,人们还会想要按照这个故事去生活。我的人生就是这样,所以我只能照此生活,错不在我而在于过去和环境。这里搬出来的过去无非是一种免罪符,是人生的谎言。
但是,人生是点的连续、是连续的刹那。如果能够理解这一点,那就不再需要故事。
生活方式说的是“此时此刻”,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改变的事情。像直线一样的过去的生活只不过是在你反复下定决心“不做改变”的基础上才貌似成了直线而已。并且,将来的人生也完全是一张白纸,并未铺好行进的轨道。这里没有故事。聚焦“此时此刻”是认真而谨慎地做好现在能做的事情。
对决“人生最大的谎言”
虽然想上大学但却不想学习,这就是没有认真过好”此时此刻“的态度。当然,考试也许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也不知道该学到什么程度,所以也许会感到麻烦。但是,每天进步一点点也可以,解开一个算式或者记住一个单词都可以。也就是要不停地跳舞。如此一来,势必会有”今天能够做到的事情。“今天这一天就为此存在,而不是为遥远的将来的考试而存在。
为遥远的将来设定一个目标,并认为现在是其准备阶段。一直想着“真正想做的是这样的事情,等时机到了就去做”,是一种拖延人生的生活方式。只要在拖延人生,我们就会无所进展,只能每天过着枯燥乏味的单调生活。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会认为“此时此刻”只是准备阶段和忍耐阶段。但是,为了遥远将来的考试而努力学习的“此时此刻”却是真实的存在。
过好此时此刻,不去设定根本不存在的线。
站在现实性角度的时候,人生总是处于完结状态。
人生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纠结过去,关注未来,把微弱而模糊的光打向人生整体,自认为看到些什么。你之前就一直忽略“此时此刻”,只关注根本就不存在的过去和未来。对自己的人生和无可替代的刹那撒了一个大大的谎言。
甩开人生的谎言,毫不畏惧地把强烈的聚光灯打向“此时此刻”。因为过去和未来根本不存在,所以才要谈现在。起决定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时此刻”。
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决定
把你已经带到了水边,是否喝水就看你的决心了。
放弃”不做改变“的决心,选择新的生活方式。
并不存在可以作为常识来讲的普遍性的人生意义,人生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
如果“我”改变,“世界”就会改变。世界不是靠他人改变而只能靠“我”来改变,我之外的任何人都不会为我改变世界。
必须有人开始。即使别人不合作,那也与你无关。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应该由你开始,不去考虑别人是否合作。
“此时此刻”正散发着耀眼的光芒,那种光强烈到根本看不到明天之类的事情。
书摘
人并不是住在客观的世界,而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
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如果你成了原因论的信徒,那就会在过去的束缚之下永远无法获得幸福。
问题不在于“发生了什么”,而在于“如何诠释”
人并不受过去的原因所左右,而是朝着自己定下的目标前进,这就是哲人的主张。
但是,这并不是说你要一直这样下去。如果不能感到幸福的话,就不可以“一直这样”,不可以止步不前,必须不断向前迈进。
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子的东西。
问题不在于过去而在于现在。现在你了解了生活方式。如果是这样的话,接下来的行为就是你自己的责任了。无论是继续选择与之前一样的生活方式还是重新选择新的生活方式,那都在于你自己。
人无论在何时也无论处于何种环境中都可以改变。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阿德勒心理学就是勇气心理学。你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或者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你只不过是缺乏“勇气”,可以说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应该去做——这一简单的课题摆在面前,但却不断地扯出各种“不能做的理由”,你难道不认为这是一种很痛苦的生活方式吗?梦想着做小说家的他,正是“自己”把人生变得复杂继而难以获得幸福。
阿德勒的目的论是说:“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你由于太惧怕人际关系所以才会变得讨厌自己,你是在通过自我厌弃来逃避人际关系。
我们无法改变客观事实,但可以任意改变主观解释。并且,我们都活在主观世界中。
我们应该摈弃自卑感,进一步向前;不满足于现状,不断进步;要更加幸福。如果是这样的自卑感,那就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有些人无法认清“情况可以通过现实的努力而改变”这一事实,根本没有向前迈进的勇气。他们什么都不做就断定自己不行或是现实无法改变。
哲人:虽然苦于强烈的自卑感,但却没有勇气通过努力或成长之类的健全手段去进行改变。即便如此,又没法忍受“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之类的自卑情结,无法接受“无能的自己”。如此一来,人就会想要用更加简便的方法来进行补偿。 青年:怎么做呢? 哲人:表现得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 青年:虚假的优越感? 哲人:一个很常见的例子就是“权势张扬”。 青年:那是什么呢? 哲人:例如大力宣扬自己是权力者——可以是班组领导,也可以是知名人士,其实就是在通过此种方式来显示自己是一种特别的存在。虚报履历或者过度追逐名牌服饰等也属于一种权势张扬、具有优越情结的特点。这些情况都属于“我”原本并不优秀或者并不特别。而通过把“我”和权势相结合,似乎显得“我”很优秀。这也就是“虚假优越感”。 青年:其根源在于怀有强烈的自卑感吧?
刚开始提到的那些闭门不出者就常常沉浸在以不幸为武器的优越感中。阿德勒甚至指出:“在我们的文化中,弱势其实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特权。”
如果从距离和深度这一观点来考虑的话,工作上的人际关系可以说门槛最低。工作上的人际关系因为有着成果这一简单易懂的共通目标,即使有些不投缘也可以合作或者说必须合作;而且,因”工作“这一点结成的关系,在下班或者转行后就又可以变回他人关系。
很多人认为朋友越多越好,但果真如此吗?朋友或熟人的数量没有任何价值。这是与爱之主题有关的话题,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关系的距离和深度。
只要你变了,周围也会改变。必须要有所改变。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改变他人的心理学,而是追求自我改变的心理学。不能等着别人发生变化,也不要等着状况有所改变,而是由你自己勇敢迈出第一步。
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真正的爱应该是这样的。
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真正的爱应该是这样的。 另一方面,束缚是想要支配对方的表现,也是一种基于不信任感的想法。与一个不信任自己的人处在同一个空间里,那就根本不可能保持一种自然状态。
阿德勒把这种企图设立种种借口来回避人生课题的情况叫作”人生谎言‘。 青年:…… 哲人:这词很犀利吧。对于自己目前所处的状态,把责任转嫁给别人,通过归咎于他人或者环境来回避人生课题。
决定你的生活方式(人生状态)的不是其他任何人,而是你自己这一事实。
我们人类并不是会受原因论所说的精神创伤所摆弄的脆弱存在。从目的论的角度来讲,我们是用自己的手来选择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方式。我们有这种力量。
根本没必要被别人认可,也不要去寻求认可。这一点必须事先强调一下。
如果做了恰当的事情就能够得到表扬,而如果做了不恰当的事情就会受到惩罚。阿德勒严厉批判这种赏罚式的教育。在赏罚式教育之下会产生这样一种错误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如果没人表扬,我就不去做好事”或者是“如果没人惩罚,我也做坏事”。是先有了希望获得表扬这个目的,所以才去捡垃圾。并且,如果不能够得到任何人的表扬,那就会很愤慨或者是下决心再也不做这样的事情。很明显,这是一种不正常的想法。
如果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
“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你就活在自己的人生中。要说为谁活着,那当然是为你自己。假如你不为自己而活的话,那谁会为你而活呢?我们最终还是为自己活着。没理由不可以这样想。
过于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就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也就是舍弃真正的自我,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而且,请你记住,假如说你“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那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的时候也不可以发怒。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事实上,来接受心理咨询辅导的人几乎没有任性者。反而很多人是苦恼于要满足别人的期待、满足父母或老师的期待,无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
在了解孩子干什各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如果就学习而言,告诉孩子这是他自己的课题,在他想学习的时候父母要随时准备给予帮助,但绝不对孩子的课题妄加干涉。在孩子没有向你求助的时候不可以指手画脚。
辅导顾问要竭尽全力地加以援助,但不可以妄加干涉。某个国家有这么一句谚语: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阿德勒心理学中的心理咨询辅导以及对别人的一切援助都遵循这个要求。倘若无视本人的意愿而强迫其“改变”,那结果只会是日后产生更加强烈的反作用。
干涉甚至担负起别人的课题这会让自己的人生沉重而痛苦。如果你正在为自己的人生而苦恼——这种苦恼源于人际关系——那首先请弄清楚“这不是自己的课题”这一界限;然后,请丢开别人的课题。这是减轻人生负担,使其变得简单的第一步。
信任这一行为也需要进行课题分离。信任别人,这是你的课题。但是,如何对待你的信任,那就是对方的课题了。如果不分清界限而是把自己的希望强加给别人的话,那就变成粗暴的“干涉”了。
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人为什么会如此在意别人的视线呢?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答案非常简单,那就是因为你还不会进行课题分离。把原本应该是别人的课题也看成是自己的课题。
如果生气的话,就根本无法冷静思考。认为“因为有那样一个上司,所以无法好好工作”,这完全是原因论。请不要这样想,而是要反过来这样看:“因为不想工作,所以才制造出一个讨厌的上司。”或者认为:“因为不愿意接受无能的自己,所以才制造出一个无能的上司。”这就成了目的论式的想法。
那么,假如你会进行课题分离又会如何呢?也就是说,无论上司怎么蛮不讲理地乱发脾气,那都不是“我”的课题。毫不讲理这件事情是上司自己应该处理的课题,既没必要去讨好,也没必要委曲求全,我应该做的就是诚实面对自己的人生、正确处理自己的课题。如果你能够这样去理解,事情就会截然不同了。
首先要思考一下“这是谁的课题”。然后进行课题分离——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课题,要冷静地划清界限。而且,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具体而且有可能彻底改变人际关系烦恼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点。
如果距离太近,贴在一起,那就无法与对方正面对话。虽说如此,但距离也不可以太远。父母如果一味训斥孩子,心就会疏远。如果这样的话,孩子甚至都不愿与父母商量,父母也不能提供适当的援助。伸伸手即可触及,但又不踏入对方领域,保持这种适度距离非常重要。
如果人际关系中有“回报思想”存在,那就会产生“因为我为你做了这些,所以你就应该给予相应回报”这样的想法。当然,这是一种与课题分离相悖的思想。我们既不可以寻求回报,也不可以受其束缚。
而且,反复干涉的结果会是孩子什么也学不到,最终还会失去面对人生课题的勇气。阿德勒说:“没有学会直面困难的孩子最终会想要逃避一切困难。”
阿德勒心理学中有反常识的方面:否定原因论、否定精神创伤、采取目的论;认为人的烦恼全都是关于人际关系的烦恼;此外,不寻求认可或者课题分离也全都是反常识的理论。
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以及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别人,这是一种对自己撒谎也不断对周围人撒谎的生活方式。
选择了不自由生活方式的大人看着自由活在当下的年轻人就会批判其“享乐主义”。当然,这其实是为了让自己接受不自由生活而捏造出的一种人生谎言。选择了真正自由的大人就不会说这样的话,相反还会鼓励年轻人要勇于争取自由。
真正的自由是一种把滚落下来的自己从下面向上推的态度。
石块无力。一旦开始从斜坡上滚落,就一直会按照重力或惯性等自然法则不停滚动。但是,我们并不是石块,是能够抵抗倾向性的存在,可以让滚落的自己停下来并重新爬上斜坡。也许认可欲求是自然性的欲望。那么,难道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就要一直从斜坡上滚落下去吗?难道要像滚落的石头一样不断磨损自己,直至失去形状变成浑圆吗?这样产生的球体能叫“真正的自我”吗?根本不可能!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是你被某人讨厌。这是你行使自由以及活得自由的证据,也是你按照自我方针生活的表现。
哲人:也就是说“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青年:什、什么?! 哲人:是你被某人讨厌。这是你行使自由以及活得自由的证据,也是你按照自我方针生活的表现。 青年:哎、哎呀,但是 哲人:的确,招人讨厌是件痛苦的事情。如果可能的话,我们都想毫不讨人嫌地活着,想要尽力满足自己的认可欲求。但是,八面玲珑地讨好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极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如果想要行使自由,那就需要付出代价。而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
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以上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能获得自由。
哲人:我是说不要害怕被人讨厌。 青年:但是,那…… 哲人:并不是说要去故意惹人讨厌或者是去作恶。这一点请不要误解。
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如果在我面前有“被所有人喜欢的人生”和“有人讨厌自己的人生”这两个选择让我选的话,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比起别人如何看自己,我更关心自己过得如何。也就是想要自由地生活。
获得幸福的勇气也包括“被讨厌的勇气”。一旦拥有了这种勇气,你的人际关系也会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
我改变了,发生变化的只是“我”。作为结果,对方会怎样我不知道,也无法左右,这也是课题分离。当然,随着我的变化——不是通过我的变化——对方也会发生改变。也许很多情况下对方不得不改变,但那不是目的,而且也可能不会发生。总之,把改变自己当成操纵他人的手段是一种极其错误的想法。
只做“把马带到水边”的努力,是否喝水是那个人的课题。
要想缔结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保持一定距离:太过亲密就无法正面对话。但是,距离也不可以太远。“课题分离不是为了疏远他人,而是为了解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线。
人际关系并不止于课题分离。相反,分离课题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
不能进行“课题分离”、一味拘泥于认可欲求的人也是极其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请你考虑一下认可欲求的实质——他人如何关注自己、如何评价自己?又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自己的欲求?受这种认可欲求束缚的人看似在看着他人,但实际上眼里却只有自己。失去了对他人的关心而只关心“我”,也就是以自我为中心。
就是直面”人生课题“。也就是不回避工作、交友、爱之类的人际关系课题,要积极主动地去面对。如果你认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那就丝毫不会主动融入共同体中,因为一切他人都是”为我服务的人“,根本没必要由自己采取行动。
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这一原则。
不可以批评也不可以表扬,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的立场。
阿德勒心理学之所以强烈否定赏罚教育,就因为它是为了操纵孩子。
自卑感原本就是从纵向关系中产生的一种意识。 只要能够对所有人都建立起”虽不同但平等“的横向关系,那就根本不会产生自卑情结。
人为什么会去干涉别人呢?其背后实际上也是一种纵向关系。正因为把人际关系看成纵向关系、把对方看得比自己低,所以才会 去干涉。希望通过干涉行为把对方导向自己希望的方向。这是坚信自己正确而对方错误。
如果眼前有一个非常苦恼的人,那总不能置之不理吧?这种情况也可以说一句”我若插手那就是干涉“而什么也不做吗? 哲人:不可以置之不问。需要做一些不是干涉的”援助“。
援助的大前提是课题分离和横向关系。在理解了学习是孩子的课题这个基础上再去考虑能做的事情,具体就是不去居高临下地命令其学习,而是努力地帮助他本人建立”自己能够学习“的自信以及提高其独立应对课题的能力。
而是在课题分离的前提下帮助他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也就是”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直面课题的是其本人,下定决心的也是其本人。
既不表扬也不批评。阿德勒心理学把这种基于横向关系的援助称为”鼓励“。
人害怕面对课题并不是因为没有能力。阿德勒心理学认为这不是能力问题,纯粹是”缺乏直面课题的‘勇气’“。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首先应该找回受挫的勇气。
首先应该进行课题分离,然后应该在接受双方差异的同时建立平等的横向关系。”鼓励“则是这种基础之上的一种方法。
最重要的是不”评价“他人,评价性的语言是基于纵向关系的语言。如果能够建立起横向关系,那自然就会说出一些更加真诚地表示感谢、尊敬或者喜悦的话。
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
通过为共同体也就是他人服务能够体会到”我对别人有用“,不是被别人评价说”很好“,而是主观上就能够认为”我能够对他人做出贡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不能够表扬,也不可以批评。评价别人的话全都出于”纵向关系“,而我们必须建立起”横向关系“。还有,我们只有能够感觉自己对别人有用的时候才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自我肯定是明明做不到但还是暗示自己说”我能行“或者”我很强“,也可以说是一种容易导致优越情结的想法,是对自己撒谎的生活方式。 而另一方面,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
我们无法改变”被给予了什么“。但是,关于”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我们却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这就是不去关注”无法改变的“,而是去关注”可以改变的‘这就是我所说的自我接纳。
只有我们选择了无条件的信赖,才可以构筑更加深厚的关系。
现在认为“无条件地信赖别人只会遭到背叛”。但是,决定背不背叛的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课题。你只需要考虑“我该怎么做”。“如果对方讲信用我也给予信任”,这只不过是一种基于抵押或条件的信用关系。
如果你并不想与那个人搞好关系的话,也可以用手中的剪刀彻底剪断关系,因为剪断关系是你自己的课题。
青年:那么,假设我为了和朋友搞好关系,给予了对方无条件的信赖。为朋友四处奔走,不计回报地慷慨解囊,总之就是费时又费力。即使如此依然会遭到背叛。怎么样呢?如果遭到如此信赖的朋友的背叛,那一定会导致“他者即敌人”的生活方式。不是这样吗? 哲人:你好像还没能理解信赖的目的。例如,假设你在恋爱关系中怀疑“她可能不专一”。并且还积极寻找对方不专一的证据。你认为结果会怎样呢? 青年:哎呀,这种事要看情况而定。 哲人:不,任何情况都会发现像山一样的不专一证据。 青年:啊?为什么? 哲人:对方无意的言行、与别人通电话时的语气、联系不上的时间……如果用怀疑的眼光去看,所有的事情看上去都会成为“不专一的证据”,哪怕事实并非如此。 青年:嗯。 哲人:你现在一味地担心“被背叛”,也只关注因此受到的伤痛。但是,如果不敢去信赖别人,那最终就会与任何人都建立不了深厚的关系。 青年:哎呀,我明白您的意思。建立深厚关系是信赖的重大目标。但是,害怕被别人背叛也是一种无法克服的事实吧? 哲人:如果关系浅,破裂时的痛苦就会小,但这种关系在生活中产生的喜悦也小。只有拿出通过“他者信赖”进一步加深关系的勇气之后,人际关系的喜悦才会增加,人生的喜悦也会随之增加。
只要能够接受真实的自己并看清“自己能做到的”和“自己做不到的”,也就可以理解背叛是他人的课题,继而也就不难迈出迈向他者信赖的步伐了。
青年:您是说是否背叛是他人的课题,不是自己所能左右的事情?要做到肯定性的达观?先生的主张总是忽视感情!遭到背叛时的怒气和悲伤又该怎么办呢? 哲人:悲伤的时候尽管悲伤就可以。因为,正是想要逃避痛苦或悲伤才不敢付渚行动,以至于与任何人都无法建立起深厚的关系。 请你这样想。我们可以相信也可以怀疑;并且,我们的目标是把别人当作朋友。如此一来,是该选择信任还是怀疑,答案就非常明显了。
首先,真诚地接受不能交换的“这个我”,这就是自我接纳。同时,对他人寄予无条件的信赖即他者信赖。
要想获得归属感就必须把他人看作伙伴,而要做到视他人为伙伴就需要自我接纳和他者信赖。
为了方便起见,前面我一直按照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这种顺序来进行说明。但是,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整体。 正因为接受了真实的自我——也就是“自我接纳”——才能够不惧背叛地做到“他者信赖”;而且,正因为对他人给予无条件的信赖并能够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才能够做到“他者贡献”;同时,正因为对他人有所贡献,才能够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纳”
可以迷路也可以走偏,只要不再从属于纵向关系,不畏惧惹人讨厌地自由前行就可以。
任何情况下都只是攻击我的“那个人”有问题,而绝不是“大家”的错。
人际关系不顺利既不是因为口吃也不是因为脸红恐惧症,真正的问题在于无法做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却将焦点聚集到微不足道的一个方面并企图以此来评价整个世界。这就是缺乏人生和谐的错误生活方式。
判断你的贡献是否起作用的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课题,是你无法干涉的问题。是否真正作出了贡献,从原理上根本无从了解。也就是说,进行他者贡献时候的我们即使作出看不见的贡献,只要能够产生“我对他人有用”的主观感觉即“贡献感”也可以。
如果能够真正拥有贡献感,那就不再需要他人的认可。因为即使不特意去寻求他人的认可,也可以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也就是说,受认可欲求束缚的人不具有共同体感觉,还不能做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不了解这一点的大人们总是想要强迫年轻人过“线”一样的人生。在他们看来,上好大学、进好企业、拥有稳定的家庭,这样的轨道才是幸福的人生。但是,人生不可能是一条线。
如果人生是一条线,那么人生规划就有可能。但是,我们的人生只是点的连续。计划式的人生不是有没有必要,而是根本不可能。
哲人:请你想象一下自己站在剧场舞台上的样子。此时,如果整个会场都开着灯,那就可以看到观众席的最里边。但是,如果强烈的聚光灯打向自己,那就连最前排也看不见。 我们的人生也完全一样。正因为把模糊而微弱的光打向人生整体,所以才能够看到过去和未来;不,是感觉能够看得到。但是,如果把强烈的聚光灯对准“此时此刻”,那就会既看不到过去也看不到未来。 青年:强烈的聚光灯? 哲人:是的。我们应该更加认真地过好“此时此刻”。如果感觉能够看得到过去也能预测到未来,那就证明你没有认真地活在“此时此刻”,而是生活在模糊而微弱的光中。 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根本不存在过去和未来。你是想要通过关注过去或未来为自己寻找免罪符。过去发生了什么与你的“此时此刻”没有任何关系,未来会如何也不是“此时此刻”要考虑的问题。假如认真地活在“此时此刻”,那就根木不会说出那样的话。
哲人:如果站在弗洛伊德式原因论的立场上,那就会把人生理解为基于因果律的一个长故事。何时何地出生、度过了什么样的童年时代、从什么样的学校毕业、进了什么样的公司,正是这些因素决定了现在的我和将来的我。 的确,把人生当作故事是很有趣的事情。但是,在故事的前面部分就能看到“模糊的将来”;并且,人们还会想要按照这个故事去生活。我的人生就是这样,所以我只能照此生活,错不在我而在于过去和环境。这里搬出来的过去无非是一种免罪符,是人生的谎言。 但是,人生是点的连续、是连续的刹那。如果能够理解这一点,那就不再需要故事。
生活方式说的是“此时此刻”,是可以按照自己意志改变的事情。像直线一样的过去的生活只不过是在你反复下定决心“不做改变”的基础上才貌似成了直线而己。并且,将来的人生也完全是一张白纸,并未铺好行进的轨道。这里没有故事。
聚焦“此时此刻”是认真而谨慎地做好现在能做的事情。
青年:认真而谨慎地生活? 哲人:例如,虽然想上大学但却不想学习,这就是没有认真过好“此时此刻”的态度。当然,考试也许是很久之后的事情,也不知道该学到什么程度,所以也许会感到麻烦。但是,每天进步一点点也可以,解开一个算式或者记住一个单词都可以。也就是要不停地跳舞。如此一来,势必会有“今天能够做到的事情”。今天这一天就为此存在,而不是为遥远的将来的考试而存在。
为遥远的将来设定一个目标,并认为现在是其准备阶段。一直想着“真正想做的是这样的事情,等时机到了就去做”,是一种拖延人生的生活方式。只要在拖延人生,我们就会无所进展,只能每天过着枯燥乏味的单调生活。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人就会认为“此时此刻”只是准备阶段和忍耐阶段。
为遥远的将来设定一个目标,并认为现在是其准备阶段。一直想着“真正想做的是这样的事情,等时机到了就去做”,是一种拖延人生的生活方式。只要在拖延人生,我们就会无所进展,只能每天过着枯燥乏味的单调生活。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人就会认为“此时此刻”只是准备阶段和忍耐阶段。 但是,为了遥远将来的考试而努力学习的“此时此刻”却是真实的存在。
人生很简单,并不是什么深刻的事情。如果认真过好了每一个刹那,就没有什么必要令其过于深刻。
站在现实性角度的时候,人生总是处于完结状态。
人生中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纠结过去、关注未来,把微弱而模糊的光打向人生整体,自认为看到了些什么。你之前就一直忽略“此时此刻”,只关注根本不存在的过去和未来。对自己的人生和无可替代的刹那撒了一个大大的谎言。
甩开人生的谎言,毫不畏惧地把强烈的聚光灯打向“此时此刻”。
因为过去和未来根本不存在,所以才要谈现在。起决定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时此刻”。
放弃“不做改变”的决心,选择新的生活方式
哲人:所以阿德勒在说了“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之后还说:“人生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
我们要像跳舞一样认真过好作为刹那的“此时此刻”,既不看过去也不看未来,只需要过好每一个完结的刹那。没必要与谁竞争,也不需要目的地,只要跳着,就一定会到达某一个地方。
如果“我”改变,“世界”就会改变。世界不是靠他人改变而只能靠“我”来改变。
“必须有人开始。即使别人不合作,那也与你无关。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应该由你开始,不用去考虑别人是否合作。”
耀眼的光芒!”是的,那种光强烈到根本看不到明天之类的事情。
“世界很简单,人生也是一样!”